房天下> 正文

保障房质量问题频出 任务再重也不能压垮质量

房天下佛山二手房网  2011-05-25 09:41:00  来源:东方网
[提要]可以肯定,青海省出现的保障房建设质量问题,不是孤案。在全国其他地方,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类似问题。这就提醒我们,在确保保障房建设数量和规模的同时,如何确保保障房的建设质量,也成了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问题。如果在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因为数量、规模、工期、进度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青海投资8亿元的拆迁移民安置工程康川新城尚未完工,已有21栋楼被检出质量问题,部分楼层被要求拆除重建。调查指工程承包方抢工期、投入不足等造成质量原因。(5月24日《新京报》)

据悉,这些保障房还是由六家拥有特级、一级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建造的,这就不能不令人对地方政府能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好保障房建设任务心生担忧了。

众所周知,中央给地方下达保障房建设任务,并作为硬性指标进行考核,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对这些数量指标的完成,更多的用意,是帮助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纠正过去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某些偏差,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老百姓生活的关系,不要再在错误的政绩之路上盲目地走下去。

而对地方政府来说,理应理解和认识中央的这份苦心,理解中央这样做的目的,从而认真地抓好保障房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中央交给的保障房建设任务,早日还清对老百姓的欠账,挽回过去因为过度使用“土地财政”给政府形象带来的损伤。

然而,从青海省出现的保障房建设质量问题,再联想到这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在保障房数量上做文章、动脑筋的做法,似乎又在提醒我们,地方政府并没有完全理解中央的这份苦心,也没有真正认识到保障房建设的重要意义,而是更多地把保障房建设作为一项被动接受的任务,而不是一份责任。

说实话,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要在一年内完成,说难,确实很难,仅1.6万亿的建设资金,就够地方政府伤透脑筋的了,更别说还要把所有的房子建成。但是,说不难,也真的不难,按照这些年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手笔,无论是资金筹集还是项目建设,都完全没有太大的难度。想一想,地方政府这些年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哪一个不是大手笔,不是少则投资几千万、上亿,多则几亿、几十亿的?而需要拆迁的房屋,又有几个是轻而易举的?但是,地方政府不是一个一个地建成了吗?不然,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为什么地方政府的负债会一下子上升近10万亿呢?1.6万亿与10万亿相比,孰易孰难呢?

难不难,关键看态度。态度端正了,难事也能变易事;态度不端正,易事也会成难事。

可以肯定,青海省出现的保障房建设质量问题,不是孤案。在其他地方,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类似问题。这就提醒我们,在确保保障房建设数量和规模的同时,如何确保保障房的建设质量,也成了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问题。如果在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因为数量、规模、工期、进度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那么,保障房建设就不仅仅是打折扣的问题,而是安全问题了。一旦保障房的安全出了问题,产生的后果和影响,可能比不建保障房还要严重。

而事实上,保障房的质量问题,不只是表现在建筑的质量上,还表现在功能、配套和交通等方面,任何一方面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都会影响到保障房建设的作用与效果,都会对政府的形象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以,保障房作为一项民心工程,要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带来福音,不仅要看数量、规模和速度,更要看质量、品质和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把保障房建设作为政府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资金的筹集、项目的规划、工程的设计、质量的监督以及房屋的分配等方面,及早介入、统筹协调、科学安排、严格监管,真正做到不放过一个环节,不留下一个漏洞,不带来任何隐患,坚决避免数量压垮质量、速度压倒效果的现象出现。

责任编辑/jiangliping.fs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